胎痣的诊断:
血管或脉管畸形的诊断并不困难,位置较深的血管瘤或脉管畸形应行体位移动实验和穿刺来确定。
1.瘤体外观特征(葡萄酒斑状或杨梅状等)。
2.压之褪色或缩小。
3.体位元试验阳性,扪诊及静脉石,穿刺抽出凝全血(海绵型),扪有搏动感,听诊吹风样杂音,压闭供血动脉及杂音消失(蔓状型)。
4.血管造影示瘤区造影剂浓聚或血管畸形。
5.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血管瘤需与出血结节鉴别,前者有典型的外形及指压时消失或颜色变浅的特点,必要时可用针抽吸血管瘤可抽出鲜血,出血结节抽出的是陈旧血,并可掺有其他成分。
胎痣的鉴别诊断:
与血管球瘤、血管肉瘤等相鉴别,其特点如下:
1.血管球瘤:指、趾甲床及其附近的锐性疼痛性肿物。寒冷刺激时疼痛尤甚。位于甲下者,可见指、趾甲局部隆起,表面可呈浅红色、紫色或稍暗,多不让触碰。
2.血管肉瘤:较少见,肿瘤呈结节状,无痛,紫红色,浅表者易出血和破溃。镜下所见众多的杂乱无章的肿瘤性血管,瘤细胞在基底膜内增生,可贴附于血管内壁,形成结节状突出于管腔。瘤细胞多呈梭形,未分化者呈多边形,类内皮细胞样,核大,深染,核分裂较多。可见到多核瘤巨细胞。
免疫组化对确定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可选择敏感的内皮标记物,第八因子相关抗原,CD31、CD34等对确定诊断有重要帮助。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小儿血管瘤
胎痣的治疗方法:
早期胎痣小可手术切除,或液氮冷冻。X线外照射、32磷敷贴,或激光治疗,可使毛细血管栓塞、胎痣萎缩。胎痣大范围广泛者可局部注射或强地松全身治疗,可能限制其扩大。
胎痣的预防方法:
准妈妈避免使用香水、化妆品,一部分化妆品含有激素类药物,长期使用容易造成人体激素水平失调,成为胎痣的诱导发病原因。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温度和湿度,避开重工业地段,以免废弃对环境的污染,造成胎痣的诱发因素。
保持宝宝身体清洁,常洗澡,以免汗液浸湿血管瘤表皮。毛细血管瘤有浅表皮血管瘤,表皮极薄,若长时间浸在汗液中易破烂。另外洗澡时父母也要特别注意,不要划破宝宝血管瘤。给宝宝经常修剪指甲。婴幼儿喜欢用手乱抓挠,特别是面部。因此要经常修剪婴儿指甲以免抓破血管瘤。
来源地址:http://www.med66.com/new/201402/wu201402275180.shtml
胎痣的原因:
妇女在怀孕期间,受到环境污染,药物刺激及不良因素导致胚胎 3个月内血管网异常增生扩张,从而导致新生儿出现胎痣。另外在胚胎早期(8~12 周)胚胎组织遭受机械性损伤,局部组织出血造成部分造血干细胞分布到其它胚胎特性细胞中,其中一部分分化成为血管样组织,并最终形成胎痣。
胎痣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原发性占75%,继发性25%左右。继发性多数在婴儿期出现,少数在成年期发现,病因尚不清楚。原发性即先天性胎生性是由人体胚胎期血管网增生而形成,出生时即有,血管瘤较小时可无症状。血管瘤可发生于身体各部位,长在颜面及四肢暴露部位,可以影响容貌。不同程度地压迫、破坏 周围组织器官的功能和形态,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有的可以反复出血、感染,极少数人会产生恶变,甚至危及生命。
来源地址:http://www.chinadmd.com/file/i3vurcr3tsaezc6aeuoasx3z_1.html
胎痣的辅助检查:
1.皮肤颜色:人类的皮肤颜色有六不同的,即红、黄、棕、蓝、黑和白色,如黄种人和白种人皮肤、红色的嘴唇。主要是因皮肤内黑素的量及分布情况不同所致黑素是种蛋白质衍 生物,呈褐色或黑色,是由黑素细胞产生的。由于黑素的数量、小、类型及分布情况不同,从而决定了不同的肤色。
皮肤病引起皮肤颜色改变,一方面是可使皮肤变黑,变黑的范围、部位、形态等可以不同,形成各种各样的斑点。另一方面也可使皮肤色素减少,形成大小淡色斑片。
2.皮肤病的物理检查:皮肤病 的物理检查是对皮肤进行物理方面的检查方法,如皮肤划痕试验、玻片压诊法等。皮肤划痕试验阳性的患者,经常在紧束的腰带、表带、袜带等处局部起风团瘙痒,由于搔抓而风团产生更多。一般理论上认为皮肤划痕现象是由于IgE抗体的参与而发生,同时与皮肤肥大细胞存在某种功能异常有关。
来源地址:http://www.39kf.com/cooperate/qk/xdyxx/0612/2007-04-26-3505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