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症状 > 症状

脓痱
脓痱

脓痱是痱子顶端有针头大浅表性小脓疱。临床上较为少见,常发生于皱襞部位,如四肢屈侧和阴部,小儿头颈部也常见。脓疱内常无菌,或为非致病性球菌,但溃破后可继发感染。由于在高温闷热环境下,出汗过多,汗液蒸发不畅,导致汗管堵塞

  根据在夏季或高温湿热或通凤不良的环境,头面部、躯干出现小丘疹或小丘疱疹,急性发作,无明显自觉症状,诊断一般不难。对单纯脓痱患者检查以血液常规检查为主。对严重脓痱患者检查可包括“血液常规检查”、“心电图,血培养+药敏试验”检查。也可做脓汁和创伤感染标本细菌学检查与皮肤真菌镜检检查。

  脓汁和创伤感染标本细菌学检查:脓液及创伤分泌物是传染过程中最常见的。脓液及创伤分泌物细菌培养,用于病原菌的诊断,脓液及创伤分泌物细菌中的病原菌来源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从脓液及创伤分泌物中能够检出的细菌种类很多,最优先考虑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其次为假单胞菌、肠杆菌科细菌等。标本采集后用直接涂片,普通细菌培养和厌氧培养三种程序进行检验。

  皮肤真菌镜检:皮肤真菌镜检是通过直接镜检的方法,找到菌丝和孢子,以供初步诊断。而培养的方法,则根据菌落的特征和镜下形态,结构以确定菌种。浅部真菌主要会引起皮肤粘膜等浅表感染,深部真菌则可侵犯全身器官和组织,如严重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等致死性疾患。引起这些疾病的真菌有: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热带念珠菌等。

来源资料:《基层医学论坛》 2010年 第2期

  脓痱起因: 脓痱在高温闷热环境下,出汗过多,汗液蒸发不畅,导致汗管堵塞、汗管破裂,汗液外渗入周围组织而引起。气温高、湿度大时,皮损增多,气候转凉,皮损逐渐消退。好发于新生儿,因新生儿皮肤薄嫩,先天免疫不足,由于他们的皮肤附件尚未发育完全,使汗孔更易被堵塞,所以新生儿更易生脓痱。患了脓痱有发生脓毒血症的危险,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实验中发现,表皮葡萄菌产生的一种脓物为无菌性,但可含有非致病球菌,可继发其他致病菌感染。

  在炎热潮湿的季节,人体要排出大量的汗液。当汗液不能迅速蒸发时,过多的汗液就会堵塞汗孔或汗腺导管,而堵塞的下方仍不断分泌的汗液便潴留于皮内,于是形成了脓痱。脓痱多发生在颈、胸背、肘窝、腘窝等部位,小孩可发生在头部、前额等处。初起时皮肤发红,然后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或丘疱疹,密集成片,其中有些丘疹呈脓性。生了痱子后剧痒、疼痛,有时还会有一阵阵热辣的灼痛等病理表现。

来源资料:《基层医学论坛》 2010年 第2期

  脓痱鉴别诊断:

  根据在夏季或高温湿热或通凤不良的环境,头面部、躯干出现小丘疹或小丘疱疹,急性发作,无明显自觉症状。

  1、红色脓痱是因汗液在表皮内稍深处溢出而成。临床上最常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好发于手背、肘窝、颈、胸、背、腹部、妇女乳房下以及小儿头面部、臀部,为圆而尖形的针头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疱疹,有轻度红晕。皮疹常成批出现,自觉轻微烧灼及刺痒感。皮疹消退后有轻度脱屑。

  2、晶型脓痱是汗液在角质层内或角质层下溢出而成。常见于高温环境中大量出汗、长期卧床、过度衰弱的患者。在颈、躯干部发生多数针尖至针头大浅表性小水疱,壁极薄,微亮,内容清,无红晕。无自觉症状,轻擦之后易破,干后有极薄的细小鳞唇。

  3、脓疤性脓痱是痱子顶端有针头大浅表性小脓疱。临床上较为少见,常发生于皱襞部位,如四肢屈侧和阴部,小儿头颈部也常见。脓疱内常无菌,或为非致病性球菌,但溃破后可继发感染。

来源资料:《基层医学论坛》 2010年 第2期

  脓痱治疗:

  1.一般治疗:保持室内通风凉爽,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小儿要勤洗澡,及时擦干汗及更换衣服;发热、卧床病人,勤翻身,经常洗擦皮肤。可进食清凉解暑药膳,如绿豆糖水、绿豆粥、清凉糖水等。 避免搔抓,勿用肥皂洗擦。

  2. 可内服清热、利湿、解暑的中药或制剂。

  3.可外用消炎、止痒制剂。

  4. 继发感染者可使用抗生素。

  脓痱预防:

    1、平时注意皮肤清洁,勤洗澡,保持皮肤干燥,清洗后扑撒痱子粉可预防脓痱发生。

  2、脓痱的形成是由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身体出汗过多,不易蒸发,汗液浸渍表皮角质层,致汗腺导管口闭塞,汗腺导管内汗液储留后,因内压增高而发生破裂,汗液渗入周围组织引起刺激,于汗孔处发生疱疹和丘疹,发生脓痱。也有医家认为:汗孔的闭塞是一种汗孔的原发性葡萄球菌感染,此种感染与热和湿的环境有关。

  3、一般来说,脓痱最容易长在儿童身上,但有些皮肤娇嫩、肥胖多汗或体质虚弱的成年人也会长脓痱。除了脚底、手掌等皮肤较厚的部分外,全身各个部位都会生脓痱。预防发生脓痱,主要是注意皮肤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容易生脓痱的人,洗完澡要擦干,然后涂上一点爽身粉或痱子粉。不要在烈日下嬉戏,饮食不要过饱,少吃糖和高脂肪的食物,这些都可以预防脓痱的发生。

来源资料:《基层医学论坛》 2010年 第2期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