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症状 > 症状

角质层过度增厚
角质层过度增厚

角质层过度增厚为角质层异常增厚,是角化过度的一种解释,另外还有一种解释是,皮肤或粘膜表面的上皮细胞过度角化,角质层发炎增厚的一种病理变化。虽然角化过度可发生于任何动物的任何部位,但常被看作是牛特别是犊牛的临床症状。常

  角质层过度增厚的常规检查体现四肢伸侧或躯干部皮肤是否干燥、粗糙,或伴有菱形或多角形鳞屑;外观是否如鱼鳞状或蛇皮状,皮肤有无皲裂、表皮是否僵硬等。而角质层过度增厚临床检查诊断为全身覆盖盔甲样鳞屑,鳞屑脱落后出现粗糙潮湿的表皮,可见松弛性大疱,其上再度出现鳞屑,如此反复;角质层过度增厚为慢性病程,但病情随年龄增长有逐渐减轻趋势。

  角质层过度增厚需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与皮肤科检查即可。

  皮损是皮肤因为受外界的病原微生物感染或者是体内的病变而造成的皮肤损伤。大多数皮肤病的皮肤损害的形状及排列都具有一定规律,清楚地认识皮损的形状与排列有助于皮肤病的诊断和观测皮肤病的进展及预后。触诊时注意检查皮损的坚硬度,如囊肿质软,检查损害在皮肤内的深度。 

来源资料:《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5年 第5期

  角质层过度增厚常因接触或摄入某种化学物质而致,亦可由病毒引起。而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又称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的盔甲样鳞屑,可覆盖大部分或全身,脱落后露出充血性潮湿面,很快又有新的鳞屑出现。致病基因与角蛋白1(K1)和角蛋白10(K10)基因突变有关,导致角蛋白的合成或降解缺陷,影响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内张力微丝的正常排列与功能,进而造成角化异常及表皮松解。

患了这种病,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在此病的治疗中,我们需要从科学的检查入手,从各个方面检查身体状况,了解病因,确定病情,为了安全有效地治疗这种病,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病情才有利于康复,所以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是很关键的。

来源资料:《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1995年 第3期

  角质层过度增厚的皮损在屈侧较重,特别在腋部、腹股沟区、腕肘等皱褶处更明显,甚至出现灰棕色疣状鳞屑。

  角质层过度增厚的组织病理示表皮明显角化亢进,可有乳头瘤样增生,颗粒层细胞内水肿,致角朊细胞松解,颗粒变性。

  角质层过度增厚的鉴别诊断如下:

  1、红斑角皮症,包括两种亚型,①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皮症又称对称性进行性先天性红皮症,及可变性红斑角化病V。PESK常在出生后不久发病,皮损逐渐加重,在青春期皮损分布最为广泛,以后可逐渐消退。主要表现为双侧掌跖部位的弥漫性红斑,表面逐渐出现角化过度性斑块,皮损逐渐扩大,可累及手背,足背,胫前,肘,膝以及大腿伸侧,少数可累及臀部及颈、面部。皮损边界清楚,伴角化过度性鳞屑,对称分布。可有指(趾)甲增厚失去光泽。病理主要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伴有角化不全,棘层明显增厚,真皮非特异性炎症细胞浸润。EKV EKV主要表现为境界非常清楚的弯曲如地图状的红斑,其形态,部位可以在几小时至几天内发生变化,红斑上散在持久性角化过度性斑片,可伴少量鳞屑,多发生于四肢伸侧,臀部,腋下,腹股沟和面部,而甲很少受损。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了这两种疾病的分子遗传学基础,EKV的主要与编码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31的GJB3基因及编码Connexin30.3的GJB4基因的突变有关,基因分被定位在1p33-p35及1p34-p35。目前有学者认为PSEK的致病基因可能为兜甲蛋白基因(LOR),但也可能是缝隙连接蛋白基因家族中的某些成员(主要是Cx30 和Cx30. 3),其基因最近被定位在了21q11.2-21q21.2 。

  2、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表现为出生后即有广泛水疱,后为角化过度性鳞屑所替代,主要累及四肢屈侧皮肤,不伴红皮症,组织病理上为颗粒层松解,不同于BCIE的棘层松解。IBS为K2e基因突变,而BCIE为K1/K10基因突变。当诊断BCIE却没有发现K1/K10突变的,因考虑是否有K2e基因的突变。

来源资料:《药学学报》 2001年 第11期

  角质层过度增厚可外用维甲酸霜,适用于疣状增殖性损害;一定保持皮肤机能的完整性,对于皮肤病,尤其是瘙痒性皮肤病,应及时进行合理治疗,防治皮肤损伤,避免搔抓及皮肤摩擦等刺激;角质层过度增厚可外用10%甘油和3%乳酸溶液,适用于湿润性损害;而中药治疗以祛屑生新,荣肌润肤,改善血液微循环系统,强化皮肤新陈代谢,调节人体自生免疫机能为主。

  角质层过度增厚的预防,这个问题确实要引起人们高度重视,该病如在没有治愈前结婚,对下一代很有可能会遗传,只有根治此病才能结婚,平时还要加强锻炼,对生活方面注意可多饮白开水,服用维生素A。

  在平时,角质层过度增厚病患可宜吃性味干燥一些的食物;宜吃具有一定辣味的食物;宜吃具有利尿祛湿的食物。角质层过度增厚不宜吃的刺激性的食物;过敏原丰富的食物;忌吃燥性的食物。

来源资料:《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2年 第1期

以上症状都不是您要找的? 试试症状自查工具
热门关注